发布时间:2025-07-05 13:36:29 阅读: 16次
籃球48分鍾,把節間休息,暫停算上,一場48分鍾比賽打2-3個小時。足球90分鍾正常聯賽踢完90+15分鍾+6分鍾左右傷停補時,足球場上衝刺一個50米左右的長途奔襲,籃球要衝擊幾次藍下才能比?
拿足球舉例遇到個擺大巴的球隊,球都在半場倒來倒去,體力消耗不大。但萬一大巴方己方半場斷球傳到前場,鋒線球員長途奔襲,10分鍾內來個5 6次估計鋒線也夠嗆!
因為籃球運動需要身體對抗,而且跑的速度幾乎都是快速跑,而且頻率特別頻繁,所以消耗體力更大。
nba是全世界速度最快身體最強壯,彈跳最好的400多個運動員,每年需要淘汰一半左右的人,我覺得這群人要是組個足球隊訓練5年,那就太可怕了。
因為籃球對抗頻率高,對抗強度大,消耗體力快,而且衝刺折返頻率高。足球相對對抗頻率低,體力消耗沒那麽厲害。格鬥類對抗更凶,3分鍾還要休息一下,能說他們體力不好嗎?搞過這三項的都知道,格鬥最累,單純看跑不行的。
個人認為:籃球對抗多、頻率快,足球頻率慢、持續性長,籃球爆發性要求高,足球耐力要好。籃球持續打積極跑動的話會累成狗,喘不上氣,沒有休息空間。足球可以控製節奏,有休息的空間。所以籃球感覺更累,屬於短時間高強度的運動。
籃球隻要在場上每秒消耗都很大。足球的話,當球不在你這片區域的時候,你可以稍微放鬆那麽一點。還有就是籃球的回合數比較多。其實單單在場上跑一點都不累,累的是防守進攻的過程。籃球比賽的話,舉個例子,像頂著人衝進去再奮力跳起來調整姿勢投籃,這一套動作一場比賽要做很多次,每一次都是體力的一次大衰竭。這種持球打沒體驗過不知道,真正在場上,不是頂級運動員,讓你連著持球打個幾次,馬上就感覺腿要抽了。
1、場地大小因素
籃球場地小,球員密度大,傳接球及其接觸頻繁,場麵節奏流暢,不會出現有人偷懶的機會。
相對於籃球場地,足球場地要大的多,盡管場上人數多,但密度要遠遠小於籃球,對一些強弱分明的球隊,強隊的後衛經常在自己的半場溜達,拋開這些特殊情況,一個足球運動員平純每場要跑12公理,貝克漢姆在一場比賽中跑了1萬6千米,籃球運動員每場比賽所跑的路程要比足球運動員少的多。
綜合下來:足球比籃球耗體力
2、傳球、射門、投籃因素
籃球是用手處理的,球員在傳球和投籃時需要準確性,不需要使出吃奶的勁頭,而足球不一樣,球是用腳丫子踢的(或用頭頂),拋開場上的短傳配合,足球長傳特別是射門,球員基本上把力氣用到最大,舉個例子,籃球隊員可以連續投100次籃而保持準頭,足球運動員連續射100次門(禁區以外區域),恐怕最後的攻擊力會大大減弱。
結論:足球耗體力
3、快攻、連續衝刺的因素
籃球及足球上的反擊快攻屢見不鮮,但是籃球基本上剛一啟動,幾大步就到籃筐下麵了,而足球不一樣,進攻長途奔襲幾十米,一大堆人跟著快速後撤,所耗的體力不是籃球所能比的。
踢大場和踢小場的感覺是不一樣的,踢小場的時候,基本上在場上也沒閑著,甚至有時踢了一上午,感覺並沒那麽的累,但即使是業餘選手踢相對正規的比賽(標準足球場地),一場下來,恐怕身體的疲憊感覺遠不是踢小場所能比的。
從各種現象可以驗證這一觀點,籃球比賽球員恢複的快,籃球比賽可以背靠背,但足球不能,球員需要一定時間的恢複期。
4、關於籃球和足球的中場休息時間
籃球現在分四段,有三段中間休息時間,每節打12分鍾,期間還要算上無數次的暫停(也能算上休息時間),足球分上下半場,每半場踢45分鍾,期間不休息,不暫停,隻有中場一段休息時間。
綜上所述:踢足球比打籃球更累。